150、娶了你,我的不幸-《我重写了家族历史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“老大爷,您亲戚叫啥?”
    “我认识整个村的人,你告诉我名字,我把他找来……”
    说完闲话后,薛庙村村长没忘正事。
    他过来,主要目的就是帮徐二愣子探亲。
    “我这一脉啊,独了。”
    “没亲戚……”
    徐从摇了摇头。
    徐家堡子的祠堂早就荒废了。哪怕真有亲戚,也算没亲戚。更何况他们家本来就是贫户。人都说人穷三代后绝户。他们家也不遑多让。数遍整个徐氏宗族,就没几个旁枝散叶。
    “没亲戚?”
    村长愣了一下。
    他没想到,回乡探亲的老人竟然没亲戚。
    不过这事也并非多么稀奇古怪。大逃荒之后,不知多少家里都断了户。若非绝户的人太多,两村也不可能合并到一起。
    薛庙村固然有姓徐的在,可与面前这位老人的关系恐怕只有姓徐这一点了。
    “是啊,逃荒后,活的人不多。”
    “亲戚……都死了。”
    赤地千里,遍地白骨。徐二愣子的眼里似乎又重想起了昔日的场景,他拄着枣木棍,饿的前胸贴后背,一步步朝西京迁徙。
    所幸他迁徙的时候,身体还好,能走动,没掉队。
    但即使没掉队,活下的人亦不多……。
    “老人家,您要不要……到村里看看?”
    “就当是观光了。”
    村长闻言,心中多了一层阴云,有点压抑。
    他提出建议道。
    “太爷爷,反正也要下塬,就去一趟薛庙村。”
    “耽误不了多长时间。”
    一旁的徐晴建议道。
    她心知老爷子对郑乡约很是介怀,包括郑乡约的孙子他都有点看不顺眼。毕竟刚才老爷子的话,她这个知道内幕的人听了,不觉是在夸赞郑乡约,而是在暗地里进行讽刺。只是现今在人家的地盘上,因此这讽刺并不怎么露骨。
    如今郑村长盛情相邀,他们一行人不好不去一趟。
    而这话,老爷子若是开口,心里面难免会添上一些堵。
    所以,只能让她代劳。
    得到了探亲团的恳切答复,郑村长便带领村民开道引路。不多时,他们就来到了塬下的薛庙村,顺带走进了村里的村委会。
    “这村委会……我记得是以前大队的仓库改建的。”
    “老大爷,还有没有印象。”
    一个村干部热情介绍道。
    “有点印象。”
    徐二愣子打量了一眼眼前的三层办公楼,回道。
    时间流转,以前的憋仄小土屋也有了极大的变化。他住在这里有九天九夜。故此,虽然村委会里没有往昔一丁点的地标建筑,但这个方位,他却很熟悉。脑子稍一回想,就仿佛又置身了其中。
    现代的村庄大同小异。
    参观了一会后,徐二愣子便领着两代人朝郑村长道别。
    他们踏上了去县里的公路。
    有时候,一些旧物并不难找。只是新生的人和老去的人少了交际。所以深埋在黄土下的旧物便永远深埋,难以重见天日。
    “这是照片……”
    徐二愣子入了弘文学堂,他说明来意后,校领导很欣然的答应了这个老人的请求,派遣校工挖掘了花园的浅层,将一个红木匣子取了出来。
    红木匣子一打开,一叠泛黄的黑白照片映入众人眼中。
    “老先生。”
    “这些照片,我希望放在校史馆。”
    “还有……关于学校以前的一些事情,还请老先生给我们讲明白些……”
    “一所优秀的学校,总要溯根寻源的……”
    校领导道。
    “乐意至极……”
    徐二愣子望着与曾经弘文学堂截然不同的学校,点了一下脑袋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……
    民国七年,五月。
    距离徐从入京读书已经过了大半年。
    “你们夫妻成婚竟然没有通知我和兴民,真不够意思。”
    “唔……,这是我们两人缺的礼金,祝你们百年好合。”
    惜花胡同的一间四合院民宿里,徐从和陈羡安刚刚吃完饭,洗脚后准备上床歇息的时候,门口传来敲门声。陈羡安央使着徐从去开门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