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一十二章-《我有一个三国分身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“但看今日情形,可不像是要处罚他的样子啊!”
    “难道他投靠了董卓?”
    “不可能吧,颍川荀氏,那可是东汉顶级世家呀,荀彧作为荀家嫡子,岂会从贼?”
    “不可能,不可能,    荀家绝不可能投靠董卓的。”
    “可若非如此,今日之事,作何解释?”
    “或许,是荀家为了让荀彧从天牢脱身,才与董卓达成了某种协议。”
    “各位,不管是荀彧投靠了董卓,    还是荀家与董卓达成了某种协议,但只要荀彧站在这里,那就代表着……”
    “不错,    看来董卓并没想对整个朝臣集团动手,他抓捕袁隗,或许只是跟袁隗的个人恩怨!”
    “嗯,前几日还听说他与蔡邕联姻,准备应蔡邕所请,释放王允。”
    “看来太师却是有意与朝臣缓和关系,只是突然出现了袁隗的事,才会让这件事变的扑朔迷离,我们可能上当了!”
    “各位,我觉得此时说这些都还为时过早,具体情况还要看太师对荀彧如何安排。”
    “额,我们出来请辞,是不是太冒失了。”
    “现在回去还来得及吗?”
    “这么多人看着呢,出来又回去,这不太好吧。”
    “现在哪还顾得了这么多?你真想离朝啊!”
    “呃,说的也是,那你先回去吧。”
    “少特么废话!要走一块走!”
    ……
    荀彧的出现,    无疑让众多大臣震惊。
    这些大臣宦海沉浮多年,哪个不是七窍玲珑心,很快就联想到很多东西。
    于是,无数大臣开始相互对视,眉目传情。
    更有不少大臣悄无声息的起身,默默退回原来的行列。
    这些退回去的人,本来还是有些犹豫的,毕竟是众目睽睽之下,这会不会太丢脸了。
    但他们很快发现,要退回来的人,远比他们想象中的多。
    于是那些犹豫的也就不再犹豫了,纷纷起身退回去。
    很快,大庆殿中便只剩下杨彪和十几个铁杆嫡系继续跪在那了……
    董拙嘴角微微勾起,他自然看到了那些偷偷退回去的官员,但他并不阻止,更不反对,而是乐见其成。
    毕竟让荀彧出仕的主要原因,便是为了留住这些普通官员。
    相比朝堂上的顶尖大佬,    其实这些普通官员,才会真正干事情的人。
    打掉一个大佬没问题,    再扶持一个新大佬就行了。
    但如果普通官员跑光了,那朝廷可就真的瘫痪了。
    这些普通官员是自己跳出来的,如果他们继续留在这,董拙便不能不处罚他们,否则不能确立威信。
    但若是处罚了,又怕这些官员心生怨怼,全部跑了。
    此时他们自己溜回去,却是最好的结果。
    董拙只要装作没看见,就能将此事轻轻揭过。
    双方皆大欢喜!
    董拙心中畅快,不由哈哈笑道:“陛下,这荀彧乃是东汉顶级世家,颍川荀氏的嫡子,才学过人,有王佐之才的称号。
    先前他因涉嫌行刺本相而被打入天牢,现查明此乃诬陷,于是恢复了清白身。
    本相欲举荐他为侍中,陛下看如何呀?”
    “既是太师举荐,那自然是极为合适的。朕无意见,毫无意见。”刘协连忙说道。
    这般殷勤态度,看的下方朝臣皆是满脸惆怅。
    刘协已经彻底被董卓压服心智了,在董卓面前,竟是如此战战兢兢。
    此等之人为帝,当真能够再兴汉室吗?
    荀彧也是微微皱起眉头,他本以为董卓虽然势大,但刘协毕竟是皇帝,在有朝中大臣支持的情况下,总还是能够稍微抗衡的。
    可如今看来,刘协竟是完全没有丝毫还手之力,任由董卓在朝堂上呼风唤雨,为所欲为!
    “汉室再兴,难啊!”荀彧心中长叹道。
    董拙笑道:“好,既然陛下没有意见,那从今天起,荀彧便是侍中了!”
    两名小黄门赶忙为荀彧送上侍中的官服和印信。
    “臣谢过陛下!”荀彧接过官服印信,却无视任命他的董卓,对刘协拜道。
    董拙也不在意,早知荀彧对汉室忠心,有此表现完全在情理之中。
    只要荀彧能够为他梳理好朝政,不给他添乱子,些许小节,董拙完全不放在心上。
    而且,不管荀彧心中对他是何观感,但当他接受了官服印信后,便在系统中成为董拙麾下文臣了。
    第(1/3)页